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

发布者: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:2010-05-09 浏览次数:215

 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: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,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。”为什么这个时候把旗帜的问题提得这么鲜明?为什么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好选择?
    十七大报告指出,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,归结起来就是: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尤其需要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,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。
    自1500年起,人类开始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。受到不同国情和历史环境的影响,各国现代化的发展在遵循普遍规律的基础上,也呈现出不同的路径。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在资本主义道路上实现了工业化,但也给世界和人类带来了空前的负面影响。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基础上发现了未来新社会,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,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,同时也为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论基础。现代化不等于社会主义,但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源于现代化的进程,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建立在现代化的基础之上。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形成的“苏联模式”,首开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先河。但后来的事实证明,苏联模式并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和普遍道路。
    近代以来,中国发展的基本线索就是实现现代化,为此需要选择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。洋务运动———戊戌变法———辛亥革命———新民主主义革命———社会主义改造———改革开放,基本可以看作是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线索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,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首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,成立了新中国;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,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。与此同时,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中国实际相脱节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挫折,促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真思考“弊端在哪里”的问题。
    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,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。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,党从中国的“实事”中“求”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“是”,并且逐步认识到,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并没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模式,而应根据历史环境和本国国情,探索和实践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,并且通过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。由此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明确并不断推向前进。
   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,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步入低谷。这一时期,作为发展中的大国,中国举什么旗、走什么路的问题自然备受关注。进入新世纪以来,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深入,对道路、方向、目标、根本任务、总体布局、制度体制以及方式方法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样化。因此,为统一认识、明确思想、整合资源,党的十七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。这意在向世人表明,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仍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,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立足基本国情,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坚持四项基本原则,坚持改革开放,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,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,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。
    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最好的选择,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,它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,适应了中国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。尽管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,还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,但是,它们之间相适应是主要的,不相适应是次要的。公有制为主体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,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的要求;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,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;党的领导、人民当家作主、依法治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;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。而对于不相适应的情况,则完全可以通过改革、协调的手段和科学发展加以解决,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。(刘海涛/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)